机电工程学院2025年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顺利召开

为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智能制造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我校机电工程学院于2025年7月23日组织召开“2025年五年制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会议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同行业教育学者及合作企业代表共同参与,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创新、课程体系优化及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展开深入研讨。

首先,聚焦产业需求,构建“教学-实践-就业”一体化培养体系。论证会上,专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了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方案紧密对接各专业技术领域的岗位需求,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和典型案例,打造“真实工作环境”下的教学场景,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方案“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设计理念,认为其深度融合产教融合理念,符合智能制造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趋势。

其次,多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方案创新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模式,整合机械设计、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自动化控制等学科资源,着力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在课程体系设计上,通过“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的递进式架构,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无缝衔接。专家指出,这一设计既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又契合了各专业领域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第三,数字化与国际化并重,拓宽专业发展视野。方案还注重引入数字化线上教学资源和国际化案例,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低空经济等行业前沿课程,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竞争力。与会专家建议进一步深化与知名企业及院校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校外交流与实习机会。

最后,专家建言献策,共绘人才培养新蓝图。论证会最后,行业企业专家从岗位能力标准、技术发展趋势等角度对方案提出了优化建议,包括加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增设绿色制造相关课程等。学院领导表示,将充分吸纳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其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区域智能制造产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次论证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机电工程学院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迈出坚实一步,为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