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交校动态 学校新闻

赋能“交通强国” 学校思政课走新更走心

11月6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省级机关工委、省委教育工委、团省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第九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专场活动在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我校师生精彩演绎的《音诗画<大道同行 强国有我>》节目通过青年与革命先驱李大钊、铁路巨匠詹天佑的跨时空对话,将个人理想融入“交通强国”蓝图中,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风采。

近年来在教育强国战略指引下,学校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着力推动思政教育的“润物无声”,打造具有交通职教特色、时代气息鲜明的育人体系,实现思政教育质效的整体跃升。

深耕课堂主渠道,让理论讲授“活”起来

学校始终将课堂教学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致力于把抽象的理论讲深、讲透、讲活。面对当代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趋向,学校主动突破传统灌输模式,积极探索课题研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相声表演等多样化形式,推动思政课从“单向输出”向“双向互动”转变。在“蓝天思政课”等特色课程中,教师将航空报国、民航精神与职业价值观共融共通,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同频共振。

拓展实践大课堂,让育人场域“广”起来

学校深刻把握“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的实践育人逻辑,大力推动思政课走出教室、走向社会。通过打造“场馆里的思政课”,师生走进船文化中心,借助VR技术、全息影像等现代展示手段,沉浸式感受中国造船史的千年跨越,在体验中感悟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学校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践基地,组织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在真实场景中深化对“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行业精神的理解,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贯通。依托惠山大讲堂,积极引入行业楷模、劳动模范、企业专家等校外力量,形成内外联动、专兼结合、同向发力的育人格局。

构建育人共同体,让教育体系“融”起来

学校注重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探索,致力于画好育人“同心圆”。通过校际合作,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动,开展跨学段教研活动与资源共建,推动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教学方式有效衔接。此外,学校依托专业特色,推动思政教育与红色文化、交通行业文化、职业素养培育深度融合,打造具有交通特色的思政课程,实现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螺旋上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内涵建设,持续推动思政工作守正创新,努力培养更多德技并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思政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