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 “大思政课” 建设要求,创新思政教育模式,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我校船文化中心共同开展 “场馆里的思政课” 实践教学活动。基础教学部主任杨凤琴、副主任吉勇,中职思政教研室主任张海滨,以及双方师生代表 50 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别开生面的思政学习之旅。
在近两小时的沉浸式研学过程中,师生们借助丰富多样的展示手段,全面且系统地了解了中国造船史从郑和宝船到国产航母的近千年辉煌跨越。馆内,实物展品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全息影像生动再现往昔场景,互动体验环节更是让学习过程充满趣味与惊喜。
学生们佩戴 VR 智能导览眼镜,瞬间 “置身” 船舱之中,180度环幕模拟出惊涛骇浪的逼真场景。他们轮流操控电子舵轮,耳边传来阵阵海浪声,仿佛真的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驾驶船只,在这一过程中深切感悟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这种沉浸式教学太赞了!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这些生动的展示变得触手可及,文物仿佛‘活’了过来,课堂也‘动’了起来。” 活动结束后,师生们纷纷对此次创新教学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场馆里的思政课” 成功解锁了思政教育新场景,让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在立体的空间中获得更深刻的体验。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是 “场馆 + 课堂”“文物 + 理论” 跨界融合的有益尝试,推动思政教育从平面教材迈向立体空间。未来,两校马院将进一步深化合作,联合开发更多优质跨界课程资源,持续探索多元化的沉浸式研学方式,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注入新活力。